当前位置: 首页 > 政务信息 >  内容
喜报!嘉定区助残阳光天地数字生活美空间被评为2023年度嘉定区“品质点亮城市,打造最美空间”主题活动优秀案例
发布时间:2023-12-13 点击数: 来源:上海嘉定

嘉定区助残阳光天地数字生活美空间位于复华路7号,是在打造“智慧残联”目标大框架下,以科技助残为特色,为了满足残疾人及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从2017年起连续6年扎实开展由区残联领导、监督、管理、服务协调的数字生活大场景。阳光天地2017年投入使用,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,投入建设资金1.2亿。阳光天地是目前上海市最大的集现代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为一体的为残服务综合体,评为“市残疾人之家”。2023年5月被评为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。承办市市民数字体验活动,发挥助残惠民的枢纽型辐射点的作用,服务全区3.2万多残疾人,乃至惠及老年人、市民群众,助力建设数字中国。



图片


1、建立无障碍智能家居体验“三室一厅”体验馆,为残障朋友带来科技改变生活的直观体验。体验馆配备了多种无障碍智能家具设备,为残疾人提供智能家居、智慧社区、移动支付、智慧出行等多种生活场景的运用。根据残疾人、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配备不同功能的体验辅具以及智能康复辅具,汇集了他们在吃、行、用、护理、照料、康复等各方面的生活需求产品。




2、展现科技助残“一屏观天下”,体现智慧残联成果。在三楼展厅设立科技助残数字生活展厅,展示智能导盲帽等智能辅具以及覆盖生活、咨询、就业、爬楼机预约、康复、文化体育、政策等20多项残疾人日常所需的服务。通过嘉定智慧残联小程序展示平台点击查询接受服务,并线上建立就业直通车,实现就业需求和企业发布岗位同步精准匹配。还有区阳光助残服务热线59107070运营团队,实现科技为残疾人服务。2023年,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来嘉定调研时,给予充分肯定。




3、全市首创建立区残疾人认知和运动障碍预防康复室,为残疾人治未病、重预防。区残联与同济大学附属市养志康复医院、区台协嘉工委等合作,将"智能化运动障碍评估"和记忆游戏等,引入数字生活美空间内的嘉定区残疾人认知和运动障碍预防康复室。为百名60岁以上残疾人进行免费阿尔兹海默病和帕金森筛查和预防指导,创新预防康复机制。



4、开展“智慧助我行”  残疾人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,助力残疾人畅享数字生活。在阳光天地数字生活美空间, 开展残疾人数字素养与技能专题培训,培训内容包括智能导盲帽使用、智能手机终端生活类培训,如公交智能刷卡、订餐外卖软件、移动支付、阳光助残平台预约指导、随申办政务服务应用指导培训,并依托街镇科技助残分中心,累计培训600多人,深受残疾人欢迎,着力破解基层治理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。并设立数字生活墙,充分展现残疾人数字素养的应知应会、数字应用场景,帮助视障人士建立与外界交流与沟通的渠道,提高生活质量。



5、创新区残疾人居家养护数字监管平台,提高为重度残疾人服务精准度。嘉定区共有近3000人享受政策,全区700多名家政员上门为重度残疾人提供日常的养护服务,这是民生工程。区残联运用科技助残平台技术优势,在科技助残平台上设立数字监管平台,家政员通过使用“居家养护服务”小程序,精准记录每条服务记录的上门时间、服务时长、打卡定位等信息。运用数字监管平台后,居家养护服务透明,做到了全流程监管。



分享到: